临近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我来到了这座儿时电影记忆中的城市。在维多利亚港的围栏边上,有许多港星的手印,王祖贤、张国荣、周星驰等,他们缔造了上世纪港影的黄金年代,许多人来香港的一大重要事情就是打卡电影里的经典场景(做同款手势时一定要祈祷周围没有德国人或犹太人)。
友人R君告诉我,在香港街头看见什么样的车都不奇怪,从比亚迪到911,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带着海盗帽的红色的士。
不得不说,在这里随手一拍都是电影里面港风的味道,密密麻麻的鸽子居民楼和悬立着繁体字牌匾的各种商铺交错而落,时不时还能听到有轨电车的叮叮声,这种“叮叮”车只要2港币便可将你从老旧的城寨处带入高耸的大厦间,仿佛坐上了时光机。
因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而广为被熟知的重庆大厦门口挤满了熙熙攘攘的各国人群,其中主要还是印度人和菲律宾人比较多,听说大厦里面有许多印度人开的餐馆,奈何自己属实没有勇气挑战,关于菲佣我也在b站up食贫道里面略有耳闻。
很可惜这里相比澳门的物价并未所有降低,我在内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坐个地铁能花近50块钱,一瓶可乐13港币,晚饭托朋友的福,在港大附近找到了一个便宜又好吃的苍蝇小馆,这一顿大约花了50元。
关于一些香港服务差、歧视内地游客的事情我在港两日期间暂未碰到,也可能是去的餐馆较少,样本量不够大。相反,这里大多本地人还是很友善的,店员发现我们不是很能听懂白话后,立刻转为国语。不过这里内地游客是真的多,维多利亚港边上招揽游船生意的阿姨全都在用浓厚的粤普卖力吆喝。
最后的最后,一定要做一次3港币的天星小轮,在傍晚吹拂咸腥的海风,眺望中环的繁荣以及享受维港的蓝调。因为当我站在维多利亚港的时候,我才不在乎你有没有回复我的信息。